生活的代價
In Flames band photo from official site
Dark Tranquillity要來台灣
那就必須說說本來更愛的In Flames
據說3-5年前IF本來要台灣,也許是面臨SARS或是其他莫名的問題
導致在聖界的演出無疾而終
(聖界在忠孝東路北科大/光華商場附近)
第一次接觸In Flames是2000年的專輯Clayman
但說實話Clayman對當時的我並不具吸引力
應該說從98年Whoracle(日譯:墮落的神告)、99年的Colony開始
曲風漸漸與原始的曲風有些許差距,但仍舊是好聽的專輯
之後的Reroute to Remain(2002)、Soundtrack to Your Escape(2004)與Come Clarity(2006)
雖說在市場更有好評
專輯製作上也比過往更具規模
但是曲風走向已無法動搖我這個只愛99年以前專輯的人
還是要分享近年來In Flames拍的MV
(其實還不錯看 旋律也都蠻容易接受的)
Take this Life
The Quiet Place
Cloud Connected
Come Clarity
老曲目推薦
我覺得老曲目在吉他演奏上比較"俊美"
熱愛電吉他的人一定要聽聽!
The Jester Race專輯 The Jester Race
The Jester Race專輯 December Flower
The Jester Race專輯 Artifacts of the Black Rain
Whoracle專輯 Jotun
Colony專輯 Embody the Invisible
Colony專輯 Zombie
Dark Tranquillity band photo by Karim Hatoum
taken from official site
若要找個去瑞典的理由
我想首要就是Opeth, In Flames, Dark Tranquillity 以及Arch Enemy
之後才是去看北歐設計
禮拜六去看表演的時候隨手拿到一張DM
赫然發現明年一月中旬Dark Tranquillity要來台灣
很開心,終於請到一個我喜歡的團體,畢竟2007年請來的都不合我的胃口
更棒的是預告明年四月是Arch Enemy
所以2008年初就是熱血沸騰的開始
經典曲目 Punish My Heaven
Damage Done專輯漂亮演奏曲 Ex Nihilo
Damage Done專輯主打曲 Monochromatic Stains
Haven專輯主打曲 Wonders At Your Feet
瀏覽博客來網頁之際
發現Led Zeppelin的新消息
雖然從來不是LZ的歌迷也對他們的音樂不熟
不過看見老一代搖滾的代表步入老年
總是有點興奮與感慨
Live at the Greek是多年前Steven推薦給我的專輯
好聽!!
Celebration Day
在這裡的每天晚上不管在身在何處
有電視的地方大概播放的都是民視的"愛"
這天回民宿無奈必須以泡麵草草結束晚餐
電視上正播放Pavarotti病逝的消息
討人厭的是,居然有廠商借題發揮
趁機推銷Pavarotti愛用的寢具飾品...
好歹多介紹一下Pavarotti本人
以及電視一直在播Nessum Dorma吧!
2007.9.3-9.7四天三夜的行程
主辦人(團長):許智榕(木容)
參與:木容、小丸子、大象、易曉薇、DADA、郭世吉、洪子文、虫、小介還有我
[接近同樣時間9.10京都團也出發了]
主辦人:王世旭
有七人
我只是坐享其成的攝狼
可惜天公不作美
並未能夠在完整的時間裡面體驗到最藍的蘭嶼
目前,我想要買台腳踏車重以極慢的姿態重新體驗這座小島
騎著現代化的摩托車在蘭嶼上遊嬉感覺是件不太合宜的舉動
就彷若噴在建物與道路白色牆上的紅色文字那般的刺眼
"滅毛賊、殺共匪"
"消滅蘭嶼無能政客"
"拒絕核廢料"
又如在綿延小島上的綠油油的山丘與海岸
出現的工業廢棄物
還有貧乏破敗卻仍舊住著人的鐵皮、木架屋
而在陰涼的蘭嶼上
也透露出介於現代化與原始部落的詭妙情結
當原始謀生技能無法完全維繫個體乃至部落的生命時
青壯必須出走小島到台灣以低廉勞力換取酬勞
其他部分島民則是以相對應的方式還回應觀光客的需求賺錢
甚至也有臺灣人在蘭嶼
提供觀光相關服務給飛往蘭嶼渡假的遊客
而在交通與物資不健全的體質下
島民以相對低於台灣本島的收入下
購買許多高於原定售價的生活所需
究竟是理所當然還是極端的不合理呢?
回歸腳踏車
買台便宜的捷安特3千有找的摺疊車好呢?
還是衝一台STRIDA?
Dccadron2號 0.5mg早晚飯後兩顆
Strocainc 5mg 早晚飯後一顆
Zyrtec 早晚飯後一顆
Doxycycline 早晚飯後一顆
Mylanta 早晚飯後一顆
Allermin 4mg 睡前一顆
有破皮外傷擦EP
強力止癢擦DC
真煩
我超愛
從當初Blackwater Park到認識舊專輯
還有Deliverance跟Damnation
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這麼愛
今年終於逮到機會買到這張2005的專輯
似乎過去進貨的店家不多,我也沒有特別去問
而在偶然的一次機會又進入了The End關注一下
發現有這特別的版本 當然要收一張
不過太懶惰了 直接抓官網的圖片來用,應該自己拍一張
冷冷靜止的鏡頭
尷尬的相對與對話
還有貫穿全場的粉紅色與金髮女人
這部電影細部上很值得玩味
特別是承繼Lost in Translation以來Bill Murray那超棒表情
(Don客廳桌上放了本Robert Frank的專書 莫非有弦外知音)
2006年對我來說是個轉折的一年。
年初,課業上、私生活上都面臨著不順與挑戰,而又無能為力。
身為天蠍的我,對很多事情都是提得起放不下。
我開始暴力的將矛頭轉向自己,試著透過消耗自己的體力與精神
將一切的不快都宣洩。在產品設計上,我做了兩樣有點巨大、優美而又有點畸形的設計;
累倒在工廠、雙手發腫而無力。
母親節,藉由姊姊當時剛到香港分部見習上班,在那邊渡過與台北隔絕的三天,
看著這如此接近台灣卻又很不同的城市,大量拍攝取材還有自由冒險。
而也因為身心俱疲的情況下,竟發生搭機場快線到香港本島“需要90分鐘“的趣事;
而也在剛抵達香港時被空少用“我們到泰國囉“驚醒。
我也將自己一大部分的精神投入到攝影上面,大量的實驗、拍攝、閱讀著;
也挪用僅可利用的金錢跟一些器材,不斷週轉出更多的器材。
當時的我,很氣憤,想要一個加速逃離的出口。
暑假八月,偶然的機會,過往APPLE的同事店長邀我去支援一段時間,
所我就順理成章在公館誠品二樓的APPLE店家打雜著;當時的我正處於攝影器材擴充期,
追著老CONTAX跟老PENTAX跑,需要錢,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考慮,
事後回想那連續23天無休假在一個很悶的地方工作著8-10小時是很神經病的。
在一次中午午休吃飯的時候,我在公館汀洲路路小巷子瞥見一張海報;
熊寶貝的Everyday is a Rockable Day 還有
回聲樂團的無奈/被溺愛的渴望雙單曲的演唱會
而時間地點就在隔天的The Wall。
基於對攝影的熱愛,我十分被熊寶貝的單曲封面所吸引,所以晚上一直查著
有關熊寶貝的資料跟試聽;而大概是跟無奈大叔無緣,ECHO就這樣被我冷落一個晚上。
8/26晚上過後,彷彿遭受電擊,帶著雙單曲跟感官駕馭回學校,彷若重回當初聽Dream Theater,
Pain of Salvation, Lacrimosa, Opeth, In Flames, Dark Tranquillity的感動,
我可以不斷的在iTunes的上播放ECHO的歌曲,一次又一次。本以為整個暑假都會浸淫在一個
波蘭樂團Riverside – Out of Myself的專輯裡,可是ECHO打破了我那天真的小計畫。
猶如相見恨晚,又像來的正是時候…
我開始,每天看著ECHO與柏蒼的部落格,不希望放過跟ECHO有關的資訊。
我的iTunes裡面,在11月電腦重灌後,OK?/我將死去/紅與藍這三首所建立起的playlist,
播放次數依舊加速破百;更晃論之前累積起來的次數。
透過MSN把歌傳給同樣熱愛搖滾的同學;曉懂樂理的朋友驚嘆那歌曲所鋪成的豐富層次,
玩電吉他的同學拾起樂器開始抓感官駕馭…
我也開始追著柏蒼在網路上所公佈的行程,永康街、清大還有後來的河岸、地社的Britpop之夜…,
在我自己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希望能夠更貼近那宛如心靈解藥的人。
在所見證的每場演唱裡面,我用我的攝影手法企圖捕捉回聲團員們的身影,
但,所能夠附著在感光元件上的感動,卻遠遠不及親自用一雙眼睛跟耳朵還有自己的毛孔,
親身體會那撫慰心靈的力量。
對很少回家的我來說,一到家要重新習慣的事情還蠻多;
洗澡時蓮蓬頭出水密度跟擴散程度跟平常在中和有很大落差;
倒水來喝的時候,水的味道也不太一樣,卻說不出哪裡有問題;
嫌床太軟,因為自己平時都是躺在隔著一層棉被的地板;
電腦螢幕17吋的方正比例跟慣用的修長寬螢幕有落差;
家裡當初為了不要在為了病毒而煩惱,在我建議下買的MAC mini,
到我這個還是PC user的手上,輸入法選字都還覺得有點不順,
連APPLE原廠鍵盤敲擊的力道,我都覺得不太對勁。
但這是我的家,
這裡有關愛我的父母,為了我無時不刻操心;
冰箱廚房有老媽會固定填滿的食物,還有COSTCO買來的零食;
房間牆上有我當年饑不擇食囤積而來的metal音樂, live DVD, movie DVD...;
床頭有一台500元買來的故障黑膠轉盤,還有為數不多的Pink Floyd, Opeth, King Crimson,
ELP...的黑膠;
抽屜裡,奇怪的文字鬼畫符還有練習的手繪草圖、燒的一推影片音樂MP3...
退伍後重新考大學,跟家人住了長達八個月,
那段時間現在看來竟十分模糊,唯一還能夠捕捉的就是父母親的碎碎念。
隨著年紀的增長,但不變的內容。